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中国教育·这十年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走过了奋进的10年、跨越的10年、开拓的10年,改革发展与变化成绩斐然,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0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从过去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转变为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从过去的增量改革转变为存量改革;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正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了更强的贡献力。
规模扩大 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的规模大起来了。”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达到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发展阶段,有更多的人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而在受高等教育人口上,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也在提高。10年间,教育部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牵引,共认定8031个国家级、863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355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参与研制了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
“通过‘211’‘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吴岩说,“我们先后举办中国慕课大会、世界慕课大会,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在内的慕课发展的中国范式。”
10年间,中国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3万余门、在线开放课程1.1万余门,聘请17.4万名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超过1000所高校的139万名大学生参加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而已成功举办了7届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更是累计吸引了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3万个团队、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大赛累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75万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16万个。
夯实基础 创新融合
在人才培养上,高等教育更加强调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着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吴岩概括为提升国家“元实力”“硬实力”和 “锐实力”。
“基础学科是科学的源头。教育部从2009年起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我们将它称作‘1.0版’;2018年,我们再次启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2.0版’,在77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了288个基础理科、基础医科、基础文科的创新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吴岩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批非常突出的科技新星已崭露头角,“《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在今年审议通过,从规模、结构、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全方位的谋划和部署,意在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这都将提升我国的‘元实力’。”
同时,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提升国家“硬实力”。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过去,卓越工程师的缺乏制约着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增设碳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工科本科专业71种,在集成电路、储能等领域布局建设1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0年间,教育部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bat365作为新工科建设的核心议题,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吴岩介绍,教育部还会同工信部、工程院等部门,布局建设了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支持1100多所高校与近800家企业实施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目前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整体实力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培养一批具有交叉思维、复合能力的创新人才,则是提升国家的“锐实力”。“我们近期在12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把它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交织在一起共同推进,推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工农协同,培养一批能够引领和示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拔尖创新人才。”吴岩说。
均衡发展 合力共建
在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看来,立足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有三个标志:一是创新型理念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共识。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广大教师、管理者,甚至包括学生的一种自觉的具体行动。二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和新医科,包括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等,也正在成为教育优先发展的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新平台。三是中国高等教育正在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
过去1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这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感触很深。“大批计算机、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储能等学科专业方向的人才进入了产业,他们积极拥抱产业、行业的变化,表现出对新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渴望和追求。”曾伟胜说。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深入推进。围绕“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夯实办学基础,“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7亿元,实施“一省一校”和“一校一案”项目。深化对口支援工作,119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实现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
高校共建工作成效显著。教育部与相关部委、大型企业、地方政府新增共建高校151所。数据显示,依托共建机制,首批“双一流”共建各地政府投入建设资金总计超过660亿元,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在“十三五”期间获得经费总计超过1000亿元,有效提升了共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能力。